4.3K
在影片成形之前,分鏡腳本是非常重要的關鍵,對於每一個構圖,我們都需要做非常多資料搜集,畫面是否展露太多資訊沒有重點?場景要全景還是中景?是否能讓觀眾明白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?
所以分鏡腳本的用意就可以讓我們在事前做好規劃,對故事內容做適當的取捨,運用鏡位、拍攝手法表現出劇情張力,確保銜接不會突兀或不自然,對新手或是人力不足的情況下,更是絕對不能跳過的項目(當你開拍現場一慌亂,腦中就容易一片空白)。
一開始我們會與客戶進行影片內容討論,確認可執行性的部分後,再製作出一份完整的分鏡腳本,並提供給客戶確認,以便後續作業。
若沒有規劃好只是盲目的拍攝一堆鏡頭,事後只會產生一部零碎沒有重點的作品。
若要聘請專業演員,就需要先行安排試鏡與定裝,並且讓演員進行拍攝的事前練習/彩排等,提前做好準備,減少拍攝當天NG次數,也可以更快的融入劇情。
在開拍之前,必須提前進行場勘,針對分鏡的拍攝內容,尋找合適的場地風格,實際了解需要使用到的拍攝範圍,並確認是否需要提前佈置,以及規劃行程表來制定拍攝時間避免超時。
純布幕攝影棚:背景單純適合拍攝小產品影片/照片,畫面呈現效果較有限。
商業場地:多種風格可選居家、工業、鄉村等,場地費用較高,但畫面呈現更完整豐富,也增添更多質感。
蛋次方有自己的實景攝影棚,可以省下外面租借的費用→點我看照片
戶外場地: 戶外環境拍攝時,會受到較多因素影響,例如是否會有路人影響拍攝,或是遇上下雨或陰天光線不足等外在因素,相對需做更大量的事前規劃與備案。
道具涵蓋的範圍很廣闊,從演員服裝的配件、場景的裝飾物、甚至一個具象徵意義的代表物等等,若將道具運用恰當,可以增進影片的層次感,讓劇情更有意義與內涵,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。
依照分鏡內容準備合適的攝影器材,除了單眼、鏡頭、腳架、燈具、圖傳、滑軌等設備,穩定器也是必不可少。
但那麼多攝影器材龐大的費用也令人吃不消,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在器材店租借,以節省購買上的巨大開銷,若未來資金充足當然希望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器材啦(想要富爸爸 ಥ_ಥ)。
終於要實機上戰場啦,你以為前面做足準備就萬無一失嗎?你還得考量到畫面的難易度,分鏡腳本的複雜程度,製作分鏡的當下各種天馬行空、異想天開覺得這畫面超棒想拍,殊不知後面拍攝真的是搞死自己,好啦~其實沒這麼誇張,只是如果到最後都沒辦法達到心目中理想畫面時要適時收手,趕緊拍下一卡了,這時行程表就很重要(除非你沒有人力支出、沒有場地時間限制、精力充沛,那當我沒說)不然一直NG是錢在燒啊!
再來拍攝時一定要注重好畫面”穩定度”,後製軟體雖可穩定畫面的晃動程度,但是需花上更多時間,還不能保證能完全改善,所以分鏡需運鏡的部分建議使用穩定器,定鏡的部分建議使用三腳架,如果一個重要的鏡頭剛好晃到造成模糊,那就欲哭無淚想救也救不回啦。
燈光的架設也是學問,架好燈光後期調色會減少很多程序,而拍攝時除了持續棚燈以外,其他干擾環境的日光燈建議都要關閉,除非是要用日光燈營造當下氛圍,不然室內拍攝時可能會造成畫面出現水波紋情形,主要是因為日光燈的閃爍頻率所致,若不關閉日光燈的情況下,則需要調整單眼的參數使頻率達到一致,這會牽涉較進階的問題;而最快的解決方法就是關閉室內燈,只使用持續棚燈做拍攝,能保證光源更純淨且無雜光,若手邊沒有專業棚燈且預算有限的情形下,網路上販售的平價LED補光燈就可以得到一個還不錯的效果。而在拍攝過程中也要隨時注意主體是否有過曝或過暗的情況,過曝在後期調色是無法救回的,過暗雖可靠後製救回,但也會損失其部分畫質。
(7) 後 製 剪 輯
挑選並整理拍攝完成的影片素材,剔除NG、畫面模糊等橋段,塞選出最佳鏡頭畫面,並依照分鏡順序做初步的剪輯。
有時可能會因為拍攝畫面和原分鏡有不同的情況,可能是拍攝當天的外在因素影響,而使用不同的呈現方式,或是初剪後才發現橋段太攏長必須做調整,以免模糊焦點,為了確保每個畫面的流暢度,這是在分鏡上感受不到的,所以在剪輯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微調,從而達到影片最自然順暢的呈現效果。
音樂是推動觀看者情緒起伏的最佳人選,一首合適的音樂可以讓整部影片更快帶入氛圍中,也可以集中觀眾的注意力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音效可以讓影片更加身歷其境,例如操作產品的按鈕聲、走路的腳步聲,都能讓觀眾更置身於影片當中。
版權音樂:影片節奏需自行配合音樂,發揮性較受限制,因是網路上付費授權音樂,也可能有其他人使用此音樂。
原創音樂:可用音樂配合影片節奏,影片發揮性更大,因是客製化之音樂,其他人無法使用,但費用也會較高。
色相、對比、亮度、飽和度等等都會影響影片的視覺效果,我們可以先平衡畫面的色溫,將整體偏藍或偏黃的部分調回中性色調,再細修畫面過暗過曝的地方,並且為影片風格添加屬於它的色調。
例如:日系小清新風格,主要以樸素淡雅的色彩和明亮的色調為主,所以將畫面調向冷色調,並且整體亮度調亮,凸顯光線照射感,用來營造出清爽、明亮、柔和氛圍。
整部影片若在同一場景下拍攝,也要保持畫面色調一致性,才不會換到下一幕鏡頭時,因色調不一致造成銜接不自然,而每個人審美觀及風格不同,並沒有一定的調色技巧與方式,建議就是多多練習,找出屬於自己喜歡的色調與調法。
讓畫面可以完整傳達資訊的媒介,也可以讓想要突出的資訊放大化,做成字卡重點標示,在短時間內可以將資訊快速傳達給觀看者。
經歷了以上感人(痛苦)的時刻,終於來到輸出階段,將完成影片提供給客戶做最後確認,我們會依照客戶所回覆的意見進行討論或修改,若最終影片確認完成,即可交付尾款提供影片檔案,完成這次愉快的合作啦。
以上是我們團隊實戰下來SOP分享,希望看完這篇能讓您更了解商業團隊拍攝流程,若要自己拍攝也更有方向知道該從哪裡切入,拍片真的有非常多眉角要注意,還需投入許多時間人力成本,若前期有更完善的準備,才不會白花冤枉錢。
如果您本身有影片拍攝需求,也歡迎委託我們執行,只需要事前與我們進行溝通討論,了解您的期望與需求,後續複雜事項我們便會逐步幫您執行完成,就可以躺沙發翹二郎腿等待成品啦!若有預算上的考量限制,不要害羞歡迎一起討論,可以為您規劃出屬於您的最佳方案!